2021年11月17日是我国著名古陶瓷研究学者、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冯先铭先生诞辰100周年。当天上午,“纪念冯先铭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座谈会”通过线上方式在故宫博物院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故宫博物院和国内外古陶瓷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冯先铭先生女儿、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冯小琦等近百人通过线上方式参会。百岁老人耿宝昌先生等陶瓷学界前辈也发来视频参会。座谈会由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主任、陶瓷研究所所长吕成龙研究馆员主持。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首先致辞。他说,今天纪念冯先铭先生诞辰100周年,在缅怀先生学术成就的同时,也是为了青年学者能从先辈身上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学术研究始终是故宫博物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系列举措,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多元的视角,与国内外学术界共同承担起阐释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的历史使命。希望这样的学术座谈会能够激起更多的年轻学者潜心做学问,把学术研究作为一生的追求,为故宫博物院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
冯先铭先生女儿、故宫博物院冯小琦研究馆员介绍了冯先铭先生的学术经历。冯先生早年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西语系,受其父亲历史学家冯承钧先生的影响,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20世纪40年代起就职于故宫博物院,从事各类文物的整理工作,50年代转入古陶瓷研究。冯先生在其40余年的研究生涯中,在主持展览、考察窑址、编纂图书、创办学会、培养后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曾任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会长、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等职。他以谦和的人品、渊博的学识,被国内外陶瓷界誉为“中国古陶瓷研究第一知名学者”“亚洲乃至世界难得的陶瓷专家之一”。
随后,耿宝昌、王莉英、葛师科、禚振西、叶佩兰、陈丽琼、李毅华、赵青云、孙新民、陆明华、江建新、廖桂英、陈华莎、刘毅、朱戢、钱伟鹏、黄卫文、森达也、王照宇等19位嘉宾分别代表老中青学者发言。他们回顾了冯先铭先生在中国古陶瓷研究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讲述了与冯先生工作和交往的点滴往事,满怀深情地表达了对冯先生感激和敬爱之情。发言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冯先铭先生在主持故宫博物院陶瓷展览期间,为了明确藏品的窑口,遍览大量地方志资料,“走出故宫”,实地调查了全国17个省、200多个市县的上千处古陶瓷窑址,收集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实物资料。建立起将故宫博物院陶瓷藏品与古陶瓷窑址调查获得的资料、考古出土器物三者有机结合的展览模式,加强了陶瓷展览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深入实地进行的古陶瓷窑址调查工作,为了解我国古陶瓷窑址在全国的分布情况,以及各窑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对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量古陶瓷的窑口和年代的判定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深入研究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奠定了基础。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冯先生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以大量考古发掘和调查资料为依据的《中国陶瓷史》,并执笔宋辽金部分。书中首次把宋代瓷器分为六个窑系,这一理论高屋建瓴,对宋代窑业的复杂多样的发展情况建构了框架,被古陶瓷学界广泛运用并加以发展。该书的出版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古陶瓷研究进入新阶段。
80年代初,冯先生为推动中国陶瓷研究和培养专业人才,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研究古陶瓷的学会——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和第一个研究古陶瓷外销的学会——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并为其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冯先生到各地博物馆、大专院校讲学,传授专业知识, 桃李满天下。
冯先生治学严谨,学术造诣精深。其著作主要有《中国陶瓷史》(主编之一并执笔宋代部分)、《中国古陶瓷论文集》、《古陶瓷鉴真》、《中国古陶瓷文献集释》、《中国陶瓷》、《中国古陶瓷图典》、《龙泉青瓷》、《清盛世瓷选萃》等。发表《新中国陶瓷考古的主要收获》、《我国宋元时期的青白瓷》、《三十年来我国陶瓷考古的收获》等学术论文百余篇。参与《文物》等刊物大量的审稿工作。
最后,吕成龙主任对会议进行小结。他说,与会嘉宾对冯先铭先生高超的业务水平和古陶瓷鉴定能力,实事求是、务真求实、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始终把文献、文物与实际调查三者有机结合起的治学理念,诚恳待人的处世态度和诲人不倦培养后学等,给予了高度评价,深切表达了对冯先生的怀念和敬仰。今天追忆冯先铭先生,就是要学习他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情操,为弘扬博大精深的祖国陶瓷文化,为新时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