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勤斋位于宁寿宫花园最北端,符望阁后,北倚宫墙。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建福宫花园中的敬胜斋而建。倦勤斋坐北朝南,面阔9间,卷棚硬山顶,覆绿琉璃瓦,黄琉璃瓦剪边。前出廊,檐下绘苏式彩画。东5间与符望阁相对,东西各接游廊,分别与符望阁东西廊相接,房廊相对,构成一个封闭的院落,自然形成东5间、西4间的格局。
东5间,明间开门,余为步步锦支摘窗。明间檐下悬“倦勤斋”匾额。内顶棚糊以团花纹天花。从东次间东前檐柱至西次间西前檐柱建成凹字形仙楼,以纱橱隔为小室数间,设宝座床多处。仙楼为卍字锦底竹丝挂檐,玉璧镶嵌,百鹿图裙板,夹纱双面绣隔心。装修精湛,为乾隆时期内檐装修之精品。中有通道与西4间连通。
西4间,顶棚饰以竹架藤萝的海墁天花,周围竹篱环绕,楼阁间白鹤起舞,喜鹊嬉戏,姚黄魏紫,争芳斗艳,使人仿佛置身于天然美景中,实为装饰室内的通景画。此画出自乾隆年间宫廷画师郎世宁、王幼学之笔,裱糊于室内墙壁,一扫丹柱椒壁之庄严单调。南立一楠木雕彩绘竹纹圆光罩,与北墙裱糊的彩绘竹篱圆光罩遥相对应。西侧一方形小亭,座西面东。亭为木质仿竹纹,亦称竹亭。四角攒尖式顶,上置涂金木宝顶。亭南与亭后有木质仿竹夹层篱笆。后檐两侧设门,供上下场用,此为倦勤斋小戏台,为太上皇在室内观戏而建。亭前亦设一仙楼,面西,正中上下均设宝座床,为观戏时所用。乾隆时,南府太监常在此演唱岔曲。
斋前由东西两段游廊隔成一个方整幽雅的庭院,院中古柏耸立,有十字方砖甬路,可以行进。西4间前一弧形院墙,中开八方门,通往竹香馆。
现建筑完好,东5间辟为游览之地。
间之宽称面阔,即指古代建筑中平行于桁檩方向,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根檐柱中心线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宽度的总和称通面阔。 硬山顶与卷棚顶相结合的屋顶形式,属于硬山顶的一种,但无正脊,瓦垄直接卷过屋顶。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之一。屋顶分前后两坡,两端与山墙平齐,显得质朴坚固。<P> 一种带釉的陶制品。釉以铅作助溶剂,以含铁、铜、钴、锰的矿物作着色剂,再配以石英而制成。明清皇家宫殿、宗教庙宇等,常以琉璃作建筑材料用。</P>屋面做法的一种。即在屋脊和檐口部分使用色彩、种类与屋面不同的瓦件,明显突出屋面的边际线。中国古代建筑彩画的一种。源于江南苏州地区,故名。画法灵活、生动,题材广泛,多为祥兽花鸟、山水风景、人物故事。故宫花园及内廷建筑多饰以苏式彩画。苏式彩画从明代起即传入宫廷,经几百年的变化,与江南原有彩画不同,尤其乾隆时期的苏式彩画,因色彩艳丽,装饰华贵,又称之为“官式苏画”。
古建筑术语。指建筑各面正中四根檐柱之内的空间,其两侧称为次间。 亦称和合窗,即上部可以支起,下部可以摘下之窗。其内亦有一层,上下均固定,但上部可依天气变化用纱、用纸糊饰,下部安装玻璃,以利室内采光。外层窗心多用灯笼锦、步步锦格心。故宫内支摘窗多用于内廷居住建筑及配房、值房等。
建筑的室内以木装修隔成二层阁楼,一般作为供奉神佛的处所,故称仙楼。也可用于其它用途。
古玉器名。扁圆形,正中有孔。玉璧是古代贵族所用的礼器,用作礼天或以之显示身份。祭祀时作为祭天、祭星的祭器,稍小的玉璧可作为佩饰,还可放在墓中作辟邪和防尸腐用。玉璧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多光素无纹饰,器型比较简单。到春秋战国时,玉璧则相当规整,并有蚕纹、谷纹、蒲纹、兽面纹等雕饰。汉代继承前代风格,雕工更加精细。汉以后至宋、元时,玉璧不多见,在明、清时则又兴盛起来,并出现大量仿古制品,也有用琉璃制者。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铸造铜器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线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滑。镶嵌工艺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在春秋时期较盛行。
软天花中的一种,以木格篦为骨架,满糊麻布或纸,上绘彩画。与姚黄、欧碧、赵粉并称牡丹四大名种。其花形为重瓣平头,外二轮十余大瓣,内层卷褶,多旋心。花色粉紫,基部有黑紫晕斑。萼片稀小质厚,背灰绿有晕。北宋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记录了魏紫的来历:传说五代时,砍柴人从寿安山挖来牡丹,卖给宰官魏仁溥家,因而有了魏紫的名称。宋代,姚黄与魏紫已成为牡丹花的名贵品种。通景画的结构非常巧妙,一般分为四屏一组、六屏一组、八屏一组不等,相互连接为一幅统一的场景,这种构图形式在古代的壁画中很少见。故宫倦勤斋内四壁为170平米的绢本重彩通景画卷所覆盖,系由郎士宁的弟子王幼学等人绘制。全景画在几张大的丝绢上,覆盖于四壁及穹顶,通景画穹顶是串串藤萝,融中西画法为一体,既有西方的透视感,又具中国的写意性,其中心点正位于宝座和戏台的中间,站在这个点仰望周围的藤串,只见满目藤串逐渐向下倾斜,越往下斜度越大,造成了一种奇妙的立体感。 郎世宁(1688—1766年),意大利米兰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Giuseppe Castiglione),青年时期受到系统的绘画训练,后来加入了欧洲基督教下属的宗教组织耶稣会,并于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以传教士的身份离开欧洲来到东方,次年抵达澳门,起汉名郎世宁,继而北上京师,随即于康熙末期进入宫廷供职,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中国宫廷艺术家的生涯。郎世宁在清宫廷内为皇帝画了多幅表现当时重大事件的历史画,以及众多的人物肖像、走兽、花鸟画作品,还将欧洲的焦点透视画法介绍到中国,协助中国学者年希尧完成了叙述这一画法的著作《视学》,成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1766年7月16日(清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日)郎世宁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
罩的一种。作为室内的隔断和装饰。其为中间圆形洞门、开间满刻花饰或用棂条满拼的落地罩,置于室内,不仅起隔断作用,且增添了生活情趣。
宋侃,清乾嘉时人,字竹亭,江苏高邮人,工篆刻。 一为建筑构件,用于封护攒尖顶雷公柱使不受雨水等浸蚀,所用材料多为金属或琉璃,形状有圆形、束腰圆形或宝塔形。具有丰富的装饰性。 皇家陵寝主人的坟墓高高隆起的土丘称宝顶,底下是地宫。宝顶用白灰、沙土、黄土掺和成“三合土”,一层一层夯实,又用糯米汤浇筑,同时加用铁钉,所以十分坚固。
TAG标签耗时:0.04416108131408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