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仁阁位于太和殿前广场内东侧,面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文楼,嘉靖时改称文昭阁,清初改称体仁阁。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六月毁于火,当年重建。
体仁阁高25m,坐落于崇基之上,上下两层,黄色琉璃瓦庑殿顶。下层面阔9间,进深3间,明间为双扇板门,左右各3间安装一码三箭式直棂窗,两梢间、山墙及后檐用砖墙封护。檐下施以单昂三踩斗栱。一层屋檐上四周是平座,平座周围廊装有24根方形擎檐柱,用以支承顶层屋檐,柱间设寻杖栏杆连接,站在平座上可凭栏远眺。上层楼7间,四面出廊,前檐装修斜格棂花槅扇28扇,梢间与山墙及后檐墙用木板做封护墙,减少了下层的承重力。檐下为重昂五踩斗栱。檐角安放脊兽7个。
康熙年间,曾诏内外大臣举荐博学之士在体仁阁试诗比赋,清代各朝御容也曾收藏于此。乾隆年重建后,此处作为清代内务府缎库,内设收贮缎绣木架143座。<P> 一种带釉的陶制品。釉以铅作助溶剂,以含铁、铜、钴、锰的矿物作着色剂,再配以石英而制成。明清皇家宫殿、宗教庙宇等,常以琉璃作建筑材料用。</P> 古建筑屋顶形式之一,亦称四阿顶、五脊殿。由1条正脊和4条斜脊组成四面坡,有单檐、重檐之别。重檐庑殿顶为屋顶最高等级形式。
间之宽称面阔,即指古代建筑中平行于桁檩方向,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根檐柱中心线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宽度的总和称通面阔。 指建筑物纵深各间的长度。即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柱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进深总和称通进深。 古建筑术语。指建筑各面正中四根檐柱之内的空间,其两侧称为次间。 直棂窗的一种,为明清宫殿的次要房屋(如库、厨)常用,所用棂条为方形断面,同时在纵列的直棂的上、下部位各置3根横条,故称“一码三箭”。
斗栱形式之一,里外各出一跳。承托建筑物檐宇部分的构件。主要由方形的斗和弓形的栱经多重交叉组合而成。每一组合称一攒。按安装部位分科,位于柱头上的称柱头科,位于屋角柱上的称角科,分布于柱间部位的称平身科。斗栱对屋檐有支撑和减震作用,也有较强的装饰性,因此,多用于较高等级建筑上。斗栱发展至清代,被作为建筑模数使用,一座建筑的所有尺度均以斗口为单位,长度同于最下坐斗的开口大小。 楼阁上的出檐廊。
用以支撑屋面出檐的柱子称为擎檐柱。多用于重檐或重檐带平座的建筑物上,用来支撑挑出较长的屋檐及角梁翼角等。柱子断面通常为方形,柱径较小。擎檐柱与其它联络构件枋、檐柱、华板、栏杆等结合在一起兼有装修的作用。
或称巡杖栏杆,是我国栏杆中最常用的一种。系由寻杖、望柱、华板、地栿等主要构件组成,以其最上层的寻杖而得名。寻杖等主要组件,在汉代即已出现,至南北朝时期,寻杖栏杆的形制便已基本具备,从隋代开始,栏杆中的盆唇、蜀柱已逐渐普遍运用。寻杖栏杆原用木料建造,石栏杆兴起时,均仿照寻杖栏杆式样。故宫内使用寻杖栏杆的建筑除弘义阁与体仁阁外,还有乾隆花园内的景祺阁、符望阁,御花园内的延晖阁、养性殿等处。
古建筑外檐和内檐的门窗、槅扇、隔断、天花等木构件之统称。以其所处的位置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安装在檐柱之间的装修称为“外檐装修”,安装在金柱之间的装修称为“内檐装修”。外檐装修包括槅扇、槛窗、横披、帘架、风门等,内檐装修则是室内的隔断、屏风、落地罩及博古架等。又称格门,由立向的边挺和横向的抹头组成木构框架。抹头又将槅扇分成槅心、绦环板和裙板三部分。槅心是主要部分,占整个槅扇高度的五分之三,由棂条拼成各种图案。棂条分内外两层,中间糊纸、夹纱或安玻璃。室内槅扇多采用夹纱做法,所以又称碧纱橱。绦环板和裙板亦多雕刻各种装饰图案。室内槅扇的雕刻较为细腻。槅扇上下一般安有转轴,可以自由开合。有的槅扇不用绦环板和裙板,而像槅心一样使用棂条,称落地明造。 山墙直砌到顶,将构架全部封在墙内,叫做封护墙。清式硬山山墙和部分悬山山墙都采用这种形式。
斗栱形式之一。里外各出两拽架的斗栱,单翘单昂、重昂或重翘品字斗栱皆为五踩斗栱。斗栱组合有头翘一件,头昂后带翘头一件,二昂后带六分头一件,蚂蚱头后带菊花头一件,撑头大后带麻叶头一件,外拽用单材瓜栱、单材万栱、厢栱各一件,正心瓜栱、正心万栱各一件。
全称“总管内务府”,是清代掌管皇家事物的最高管理机构。始设于清初。顺治十年(1653年)六月裁内务府,改设十三衙门。顺治十八年(1661年)废十三衙门,重设内务府。康熙十六年(1677年)内务府初具规模,下设七司三院:广储司、都虞司、掌仪司、会计司、庆丰司、营造司、慎刑司、上驷院、武备院、奉宸苑,其职能与国家机构中的六部相对应。另有分支机构一百三十余处。<br> <br> TAG标签耗时:0.06497383117675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