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即位之谜】

  雍正即位与“太后下嫁”、“顺治出家”构成了清初三大疑案,关于雍正取得皇位是否合法一直众说纷纭。
  清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12日),康熙皇帝因病于畅春园去世,享年69岁。皇四子雍亲王胤禛即位,是为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在《大义觉迷录》中谈到了当日即位的情形: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病中召胤禛于畅春园斋所。在胤禛之前,康熙帝将允祉、允祐、 允禩、允禟、允『0373』、允裪、允祥、隆科多召于榻前,传谕“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待胤禛到达时,康熙皇帝与胤禛诉说病情。到戌时(19—21时)康熙皇帝驾崩。隆科多向胤禛转述康熙遗诏。胤禛着手办理康熙的葬礼。当日夜里,将康熙帝遗体由畅春园运回乾清宫;十六日,颁布遗诏;二十日,胤禛御太和殿登基,颁布即位诏书,自明年开始改年号为“雍正”。
  与雍正自称的承父命即位对立的说法便是篡位说。
  篡位之说即传位允禵说。雍正在位时就有人传言:康熙帝原本“传位十四阿哥”,雍正将“十”字改成了“于”字,于是乎变成了“传位于四阿哥”。但是,了解了清代有关皇子的称谓制度,便可以将这一说法否定。清代书写皇子称谓,一定要冠以“皇”字,即“皇某子”、“皇某某子”,四阿哥胤禛为“皇四子”,而十四阿哥允禵则书写为“皇十四子”,于是,将“十”改为“于”一说不攻自破。况且,“于”是现代的简体字,在清代并不通用, 当时应使用“於”,所以,此说更是无稽之谈。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雍正原名不叫“胤禛”,而十四阿哥胤禵原名“胤祯”。康熙遗诏为“皇位传十四子胤祯”,雍正认为“祯”很容易直接改为“禛”(旧时“祯”写作“禎”),于是在诏书中将其修改,而自己的名字也就随之变成了“胤禛”。允禵的确曾用名“胤祯”,雍正即位后则一直用名“允禵”。“允”字是由雍正帝兄弟所用名字中的“胤”字所改,即清代皇帝的兄弟名字要避皇帝讳,把共用的某个字改成音近的字,而与皇帝名字同音的字也要避讳则是历代均有的做法,“胤祯”与“胤禛”后一个字同音,所以,要把“胤祯”的“祯”字也改掉,于是,改成了带“示”部的“禵”字,“胤祯”就成了“允禵”。并且,康熙年间历次所修《玉牒》中雍正的名字都为“胤禛”,各类官书也只记载此名,并无他名。这说明雍正从未改过名字,更不用说是盗用他名。如若按照上面所述的有关皇子的称谓制度,那雍正只能将诏书改为“皇位传皇于四子胤禛”,文字更加不通,所以此说也是难以成立。
  第三种说法:康熙皇帝病中传旨命允禵回京,但被隆科多隐瞒。康熙帝驾崩时允禵未到,隆科多则传旨由胤禛继承皇帝位。按照当时谕旨下达的程序,康熙帝谕旨理应由内阁承办撰写,由兵部所管辖的驿站发送。隆科多非内阁大学士,亦非兵部主管,因此很难对此隐瞒。
  还有一个史实,就是清代诏书为满汉文合璧,满文是拼音文字,根本无法对其增减横竖笔画来篡改文字。
  胤禛承父命即位有一定的证据,但也有种种疑点:
  先说康熙遗诏。遗诏所署时间为“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应写于康熙病逝当天。但是胤禛十六日才宣读,且只宣读了满文本。看来,直至十六日,汉文遗诏尚未完成。由此可知,这份遗诏出自胤禛之手。不过,因为几乎所有的遗诏都是在先帝驾崩后由顾命大臣撰写,用的均为先帝的口吻,这似乎也不能说明胤禛就是篡位。
  康熙病重之际,胤禛多次被召至畅春园。当时胤禛正代康熙帝行南郊冬至祭天大礼,担负如此重任,没有父皇的召见,他断不能离开。由此可知,康熙帝召他多次至榻前,必定有特殊的使命。但是,仍有疑点: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于病中召见胤禛,并未提及传位一事,仅仅是诉说病情。为何不当面宣布,反而要隆科多传达?能把传位胤禛告诉诸多皇子及隆科多,为何不能直接告诉胤禛?
  总的来说,康熙传位胤禛这一说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只能依靠现有的史料分析并推断。而清史学界对此问题也是看法不一。TAG标签耗时:0.058517932891846 秒

关键词: 康熙皇帝 亲王 允祉 隆科多 遗诏乾清宫 太和殿 说法 阿哥 避讳 玉牒 《玉牒》 内阁 大学士 南郊 冬至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