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卷。宋陈承、裴宗元、陈师文原撰,宋许洪增广,[日]橘亲显等校正;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指南总论》三卷、《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诸品药石炮制总论》一卷,宋许洪撰;《增广太平和剂图经本草药性总论》二卷,宋佚名氏撰,[日]橘亲显等校正。日本享保庚戌(1730年)东都书林西邨又右卫门刻本。半页13行,行24字。四周双栏,白口,无界行。版框20.7cm×14.4cm。12册1函。
书前有享保庚戌之冬十二月橘亲显撰“和剂局方序”,宋陈承等“进表”,宋裴宗元、陈师文撰“新校凡例”。卷端有“东井文库”、“飞青阁藏书印”、“宜都杨氏藏书印”等印记。扉页贴杨守敬小像,旧藏杨氏观海堂。
两宋时期,中医药学继续发展。中央政府在太医院之外设立了太医局、柒局(和剂惠民局)等新机构,加强对职业医生和药品的管理。同时,大规模地整理古医籍,编纂新医书,因而《神医普救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等书相继问世,对推广和普及医药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南宋嘉定年间,太医助教许洪奉旨对《局方》进行了全面增补,并续撰两书附刻于《局方》之末。此后,又有佚名氏撰《增广太平和剂图经本草药性总论》再附于后。因增广的《局方》切于实用,故传播甚广。金、元时期,医界争鸣大起,此书因受到名家“忽视辨证论治”的抨击而流传渐稀,后又因误写等原因而多有差讹,至明崇祯间重刻此书亦未能复其旧观。
日本曾长时间学习中国的医药学,多以传入的大量中国医籍为依据。《局方》对日本的汉方医学有很大影响,因多种版本参差,遂有校勘之举。此书校勘系奉“钦命”而为,由当时的“典药头”橘亲显领衔,诸医官协同完成。所据15种版本均为公私秘藏之“稀世旧刊”,包括中国明初刻《和剂局方》6种,朝鲜刻《增注和剂局方》8种,以及日本民间医生野吕元丈所藏孤本《增广和剂局方》1种,而将后一种作为原本。校勘内容包括:对字句脱误者正之,剂量脱落者补之,疑而难明者考之,方名交错、二方混淆者存之“以嗣后贤”。
是书各卷内容及载方如下:卷一诸风(附脚气),89方;卷二伤寒(附中暑),67方;卷三诸气(附脾胃积聚),108方;卷四痰饮(附咳嗽),44方;卷五诸虚(附骨蒸),64方,痼冷(附消渴),25方;卷六积热,26方,泻痢(附秘涩),56方;卷七眼目,24方,咽喉口齿,15方;卷八杂病,29方,疮肿伤折,33方;卷九妇人(附产图),87方;卷十小儿,98方。诸汤,26方。诸香,4方。凡16类,载方795首。
此本校勘细密,考证精审,以“编次雅古,文字精正,最冠正本”而称美善,医界几无见之者,近年才随着《故宫珍本丛刊》的影印而公诸于世。书中所载方剂中的药物顺序、剂量与国内现存《局方》各版本出入甚大,非同一版本系统。此外,附刻三种书之后二种,国内诸本少有附刻,尤其是末一种,援引了《神农本草经》、《名医别药》、《药性论》等大量古代佚书,对研究与辑复古医籍具有重要意义。图即地图,经即地图之文字说明。图经又称图记、图志。东汉已有《巴郡图经》,隋唐续有发展,至宋代达到全盛。北宋图经所载内容丰富,并统和古今,与后来定型方志无异。陈师文(生卒年不详),北宋杭州临安(今属浙江)人。曾提辖措置药局。大观中,与裴宗元等共同校正《和剂局方》而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用方剂多便于应用。福建建阳地区是书坊集中的中心,明嘉靖、万历时期尤为隆盛,书坊林立,故称之为书林。“享保”为日本中御门天皇年号。“庚戌”为享保十五年(对应于清雍正八年, 1730年)。我国古代雕版印刷的书,只在纸的正面印刷,中间有一空行,在此对折而成一张书叶,书叶中缝称为书口,亦可称版口或版心。其作用,一是用于对折书页,二是格内经常刻有书名、卷次、页码、字数、刻工姓名和出版处。在书口近上下两端处印有】形符号,称为鱼尾,上鱼尾上面的空格和下鱼尾下面的空格叫象鼻,以其形状相似而得名。象鼻中空的,即称为白口,是古代印书的一种版式。
也称“框廓”、“边栏”。指古书书页四周的界线,主要形式为线栏。四周单线者称“四周单边”,四周双线者称“四周双边”,上下单线而左右双线者称“左右双边”。为求形式美观,亦有以图案花样组成的版框,称为“花边”。杨守敬(1839—1915年),字惺吾,号邻苏,湖北宜都人。清同治元年(1862年)举人。初习商,后潜心于历史、地理的研究。精金石之学,善书法,其书初学欧阳询,后致力于颜真卿、苏轼书风的研习,乃自成一家。曾以使馆随员身份赴日本,携古碑帖达万余种,与日本书法家交流研习,因而对日本书坛产生很大影响。归国后,任两湖书院地理教习及勤政学堂总教长。著有《日本访书志》、《书学迩言》、《晦明轩稿》等书多种,尤以历史地理和版本目录学成就为著。杨守敬的藏书楼之一。光绪年间,杨氏作为何如璋、黎庶昌的随员驻日期间,广收博采东传汉籍,得书数万卷,其中有不少唐、宋、元古抄本和不见于各家著录的宋、元旧版医书等。归国后,先贮于黄州“邻苏园”,15年后,又移藏至武昌菊湾“观海堂藏书楼”。1915年杨氏卒后,其亲属将藏书售予当时的政府。1918年,梁启超筹办松坡图书馆,杨氏遗藏中的一半拨付该馆,另一部分贮于中南海集灵囿,后者于1926年拨交故宫博物院,此批书中的大部分后又南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1932年,何澄一编《故宫所藏观海堂书目》,著录书籍3,100部,已非杨氏遗藏的全部。官署名。汉代以来为九卿之一的太常属官。唐、宋时期在太常寺设太医署或太医局,辽北面官中也设有太医局,金始称太医院。元代太医院为独立机构,掌医疗、制奉御药物。明代太医院分有十三科。清代太医院设于顺治元年(1644年),沿用明太医院旧址,位于正阳门以东的东交民巷内。清代太医院掌考医治之属,并供御医,主要为帝后妃嫔、皇子公主等皇室人员治病、配药,分有大方脉、小方脉、伤寒、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正骨九科,下设御医、吏目、医士等员属,各专一科,分班侍值,有内廷与外廷之分,又有教习厅,培养宫廷医务人员。清代太医院的官吏与医务人员均为汉人,乾隆时特简满族大臣一人管理院务。太医院药材的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1.征收各省出产的药材;2.京城老店配料;3.地方“土贡”;4.外国馈赠或海关进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太医局奉诏广征民间验方编纂的一部包括内、外、妇、儿各科的权威性方书,既是当时药局的制剂规范,也是宋以来最有名的成药处方配本,还是研究和应用局方的经典文献,故影响较大,流传甚广。初名《太医局方》,后数经校正、增订,载方由297首增至780余首,卷数也多次调整,先后更名为《和剂局方》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现存通行本为十卷本,分为治诸风、治伤寒、治一切气、治痰饮、治诸虚、治痼冷、治积热、治泄痢、治眼目疾、治咽喉口齿、治杂病、治疮肿伤折、治妇人诸疾、治小儿诸疾等,凡14门,载方788首。许多方剂都是民间常用、确有临床实效的“经验方”,如四物汤、四君子汤、醒消丸、至宝丹等,作为成方规范沿用至今。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生于姜水,以姜为姓,造耒耜教民耕作,尝百草教人治病。一说神农氏即炎帝。
TAG标签耗时:0.05329394340515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