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章类编》,四十二卷。明劳堪编,明万历六年(1578年)福建布政司刻本。半页9行,行22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版框20cm×15.5cm。30册3函。
此书白绵纸印造,软字精刻,字口清晰,敷墨匀净。书卷端题:“赐进士出身中奉大夫福建布政使司右布政使臣劳堪编。”
庞尚鹏序文中称: 自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以来所创立的法规条令、政策规章以及治国安邦的大政方针,今不但完整地保存下来,而且还在遵行。福建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劳堪采辑资料,编成《宪章类编》。左布政使刘侃请求以藩司的名义出资刊刻,以利流传。这部有关国家制度方面的纲领性文件汇编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作用。
书分24类,子目639条,汇集了明初至嘉靖年之朝章国政,分类编辑,举凡有关明代典章制度、陵寝郊庙、崇礼、宫阙形势、出征大阅、御制诗文、经筵讲章、朝仪王府、内阁六部、执事、名臣、祥瑞、灾异、海防、诰封功臣、马政军伍、河漕织造、边备军事、北虏女直、藩属诸国等事均收编其中。卷四十“海西建州条”载“成化二年十月整饬边备左都御史李秉言‘建州毛怜、海西等诸部野人女直来朝’”,这句话被清政府视为违碍,故此书入禁书总目,全毁之。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劳堪(生卒年不详),字庐岳,江西德化(今江西九江)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进士。累官至福建布政使。博学能文,有干济材,著《诗海溯源》、《词海遗珠》等传世。明代在全国分为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后又增云南布政使司。布政使司又称布政司,是省级地方行政机构,也参与刻书,故其所刻书籍称布政司刻本。我国古代雕版印刷的书,只在纸的正面印刷,中间有一空行,在此对折而成一张书叶,书叶中缝称为书口,亦可称版口或版心。其作用,一是用于对折书页,二是格内经常刻有书名、卷次、页码、字数、刻工姓名和出版处。在书口近上下两端处印有】形符号,称为鱼尾,上鱼尾上面的空格和下鱼尾下面的空格叫象鼻,以其形状相似而得名。象鼻中空的,即称为白口,是古代印书的一种版式。
书版一般用四周的界线围成,界线又称边栏,简称边。四周界线只画一道粗墨线者称单边。在粗线之内又附一道细墨线者称双边。上下两边没有细线、仅左右两边有细线者,称为左右双边。上下左右全有细线者,即称四周双边。在书口中缝刻的鱼尾形符号,称鱼尾,常刻在书口上节或下节。只在书口上边刻一个鱼尾称单鱼尾。线装书的书口款式之一。其标志为书口中缝刻的鱼尾形符号“【”,常刻在书口上节或下节的四分之一处,体黑者称“黑鱼尾”, 体白者称“白鱼尾”。同页上下节有两个鱼尾的称“双鱼尾”,只在书口上边刻一个的称“单鱼尾”。 也称“框廓”、“边栏”。指古书书页四周的界线,主要形式为线栏。四周单线者称“四周单边”,四周双线者称“四周双边”,上下单线而左右双线者称“左右双边”。为求形式美观,亦有以图案花样组成的版框,称为“花边”。官名。春秋战国时期由诸侯分封的贵族为大夫,享有封地,并掌管封地内的行政。庞尚鹏(生卒年不详),字少南,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曾任乐平县知县,仕至福建巡抚。有《百事亭存稿》。 朱元璋(1328—1398年),字国瑞,濠洲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人。家贫寒,年17父、母、兄相继去世,孤无所依,入皇觉寺为僧。25岁入郭子兴部,与元兵及各路起兵者长年作战。后称吴国公、吴王。1368年定都南京,年号洪武,明王朝从此开始。
清代的大阅制度始于太宗皇太极时,顺治时明确规定为三年一次。大阅时,皇帝全副武装,检阅八旗军中的火器营、鸟枪营、前锋营、待卫营等诸多兵种。各兵种分别在皇帝面前表演火炮、鸟枪、骑射、布阵、云梯等技艺。乾隆时期,大阅多在京城南苑举行,满、蒙、汉八旗参加人数达数万人。意大利画家郎士宁等曾专为乾隆皇帝画了一幅戎装像,即“乾隆大阅图”。
经筵是文学侍从之臣为皇帝讲读经史的活动,通常在每年的二月和八月举行。明代始设的中央机关。清代内阁系由关外时期的内三院所改,至康熙九年(1670年)始成定制,名义上是最高的权力机关,赞襄庶政,办理章疏等,但由于清代先后设立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等权力机关,大大削弱了其实际预政的功能。六部之名始于隋唐。从隋唐到元代,六部虽属中央的重要机构,但不直接隶属于皇帝。六部按序列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主官为尚书。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将权力分给原属丞相管领的六部。六部自此直接隶属于皇帝,成为中央主理政务的最高一级机构。官名。明清江南织造官署的主官。掌理织作“上用”和“官用”绸缎布匹事务。明代由提督太监出任。清代选派内务府司官担任,称织造监督。驻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等三处,每处一人。统属于内务府总管大臣,由缎库郎中具体负责考察评定。织造在驻地以钦差官身份出现,与地方最高长官平行;并且充当“圣上”的耳目,密报所在地方官声民情,往往由皇帝亲信出任。官名,又称总宪。明清时期都察院主管,掌院事。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设左、右各1人,正三品。十七年升正二品。洪熙元年(1425年)南京都察院设都御史1人。清顺治五年(1648年)定制,满、汉各1人。初制满员一品,汉员二品。十六年(1659年)改并二品。雍正八年(1730年)俱升为从一品。其右都御史为总督之兼衔,不设专员。此书为中国现存公藏善本书目的总汇,收录了各级各类公藏部门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管委员会,高等院校,科学院系统图书馆,中等学校,文化馆,寺庙等781家单位的现存善本图书约13万部,但台湾地区除外。版本目录学上关于“善本”的含义向来是指精加校雠、误字较少的版本或稀见旧刻以及名家抄校、前贤手稿之类。本书目据上述范围选取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而又流传较少的书籍,但不包括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本书目按经、史、子、集、丛5部编排,分部出版。各部类所收各书以著者的时代先后为序;同书有多种版本者,亦按时代先后,先刻本,次抄本,有稿本者排在各本之前。每部书依次著录其书名、卷数、编著注释者、版本、批校题跋者及统一编号。每部书之后有藏书单位代码表和藏书单位检索表。TAG标签耗时:0.04921102523803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