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竹雕刻作为我国的一项专门艺术历史悠久。清代乾隆时期,乾隆帝嗜好古器,此时的竹雕仿古器在其影响下也盛行一时,并成为竹雕刻中的重要类别。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大量乾隆时期的竹雕仿古器,其仿古形式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仿原器,这种形式要忠于原形,所以总免不了呆板之气。二是仿其形,例如模拟商周青铜器外形,综合运用浮雕、透雕、拼嵌等多种雕刻技法模拟鼎、卣、尊、壶等器,器形或大或小,纹饰变换丰富,古代纹饰和当时流行的纹饰并用,体现了当时仿古而不拟古的创新精神,这一类是竹雕仿古器的大宗。三是仿其纹饰,以当时的器形添加古代的纹饰,如饕餮纹、夔纹等,有的还借鉴青铜器纹样加以演化,把其改为适合竹材雕刻的纹饰,将造型美与装饰美融为一体。此时的竹雕仿古器十分盛行竹簧工艺,以求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这些竹雕作品多由清宫如意馆画师提供图样,各地织造按图案采办、督造。有些则是将贴簧匠人召至宫中进行制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