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乳名兰儿,生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月,满洲镶蓝旗人。咸丰二年(1852年)入宫居住储秀宫,赐兰贵人。两年后晋懿嫔。咸丰六年(1856年)生子载淳(即同治皇帝),晋懿妃。咸丰七年(1857年)晋懿贵妃。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皇帝病逝于承德避暑山庄,年仅6岁的载淳即位,懿贵妃被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辛酉政变,慈禧走上政治舞台,垂帘听政,统治中国长达48年。

作为国家统治者,慈禧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显赫的地位。虽早年丧夫,中年丧子,国事、家事给她带来诸多烦恼与操劳,但她善于调整自己,化解心结,凡世间享乐之事无所不好。与多数帝王相同,她的日常生活处处显示王者的尊贵身份。作为一名女性统治者,慈禧又有着普通女性的爱美欲望,她的特殊位置使得这种欲望能够得到极大的满足。“美”成为她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容颜之美、服饰之美、饮食之美是其日常生活最基本的需求。政务之暇,她的休闲娱乐活动可谓丰富多彩,她喜爱游园、赏花、听戏、逗狗、玩纸牌等等。她崇奉佛教,精神世界有所寄托。她希冀长寿,并借万寿庆典表达此一心愿。

此次遴选出故宫收藏的与慈禧相关的文物进行展示,慈禧当年的内廷生活由此可见一斑。                                                                                      (栏目主持:苑洪琪)

慈禧信奉喇嘛教,自称“老佛爷”,对佛教有所偏爱。在她居住的寝宫内设有佛堂、佛龛,每天早晚都要拈香礼佛。每月初一、十五, 她全天吃素。逢四月初八“佛诞日”、腊月初八“佛祖成道日”,慈禧总要提早几天令佛楼素膳厨役为她制作素膳,一连几天不变花样。此外,慈禧把书写佛经、背诵佛经当作生活中的大事,经年累月不辍。慈禧甚至装扮成“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在荷花盛开的西苑中海(中南海)乘坐无篷平底船游湖,以示其崇奉佛教之心。
慈禧化装观音像图轴 铜镀金七珍 铜镀金八宝 金漆木雕水月观音像 蓝色缎绣观音图轴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