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期,扬州经济富庶,文化兴盛,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扬州画坛人文荟萃,画派纷呈,其中以“扬州八怪”最具影响,其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海派及近现代绘画产生了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扬州八怪“虽“怪以八名”,但自清以来享有“八怪”之称者就有15人之多。考虑到他们的书画风格相近,依据他们艺术成就的高低,本展览采用了清末李玉棻在《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所列的8人,分别是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郑夑、李方膺和罗聘。
“扬州八怪”以怪著称,系因他们的艺术风貌背离了当时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画派。清代的正统画派包括以“四王”为首的山水画派和以恽寿平为代表的花鸟画派,他们受明末董其昌等文人画风的影响,讲求恪守古法,到了后期更是陈陈相因,比较缺乏生气和个性。“扬州八怪”主要继承了明代陈淳、徐渭及清初石涛、八大山人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方法,反对泥古不化,主张重创新、抒个性,表现出对现实的关注,拓展了文人画的思想内涵,顺应了社会和时代的审美趣味和需求。
“扬州八怪”主要以泼墨写意花鸟画为主,诗、书、画、印融会贯通,丰富了绘画的表现形式,并以金石书法入画,崇尚恣肆雄强的磅礴气势和朴茂奇崛之美,在艺术面貌上开一代新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扬州八怪”的作品较为全面地体现了他们的艺术成就,从不同时期的作品又可看到他们对于艺术新风的探索。在此,我们选择其中的佳作24件以飨观者。
(栏目主持:杨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