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物的典藏与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与关怀下,部分南迁文物陆续回归故宫,另有大批珍贵文物通过捐赠、收购、调拨等方式入藏,使故宫博物院藏品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升。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级重大文物工程的推进与人才队伍的壮大,故宫文物典藏与保护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949
南迁文物回归故宫
还京文物特展
抗日战争时期,为避免日寇的劫掠、战火的毁损,故宫博物院的1.3万箱文物自1933年迁存上海、南京,1937年11月又疏散到西南后方,至1947年6月全部东归南京。十余年间,这批中华文明的无价瑰宝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完整保护,它们也因此具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和价值。
新中国成立之后,故宫南迁文物有11178箱文物以南迁时的编号分类方式存放于南京分院——如“沪”“上”“寓”“公”分别指代分属故宫博物院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和秘书处的箱件。在党和政府关怀下,这批文物的绝大部分于1950年、1953年和1958年分三次返回故宫博物院,剩余文物仍存南京。
流失国宝重返故宫
20世纪初,清王朝覆灭后,清宫里的不少文物通过各种途径散落民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有待恢复,国库亟需充实。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指示以重金回购流失文物、重新入藏故宫博物院,其中包括《伯远帖》《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等珍品。
商琦 春山图卷
《春山图》卷,元,商琦绘,绢本,设色,纵39.6厘米,横214.5厘米。
查看更多>>
韩滉 五牛图卷
《五牛图》卷,唐,韩滉作,纸本,设色,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
查看更多>>
王居正 纺车图卷
《纺车图》卷,北宋,王居正绘,绢本,设色,纵26.1厘米,横69.2厘米。
查看更多>>
七年文物藏品清理
1934年,时任院长马衡曾指出,故宫文物藏品整理工作“非有根本改进之决心,难树永久不拔之基础”。故宫博物院继承大量清宫旧藏,并通过捐赠、调拨、收购等方式不断丰富院藏,数量之多,位居国内博物馆之首。院藏文物分为25大类,百余个小类,分门别类收藏在紫禁城内各个库房。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清理工作需将众多库房中的海量文物藏品彻底点清,并准确无误地完成“账、卡、物”的信息核对工作,再建立或完善每件文物的电子帐,最终建全故宫文物信息数据库,虽工程浩大、难度极高,却是故宫博物院对国家和人民应尽的职责。
马鞍库房整理后
改造后的祭法器库房
藏品总目
文物修复与科技保护
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保管部增设了“修整组”,制定了相关工作的办事细则。全国各地的装裱修复名家齐聚故宫,成立裱画室,对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明上河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等国宝级珍贵文物进行了修复。
裱画室建立初期成员与外国专家合影
1966年木器修护人员退休留影
崇庆皇太后万寿图修复前
崇庆皇太后万寿图修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