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赵炅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上石于禁内,名《淳化阁帖》。淳化阁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丛帖,由于王著识鉴不精,至使法帖真伪杂糅,错乱失序。因帖石早佚,摹刻、翻刻甚繁,泉州本、顾刻本、潘刻本、肃府本等较著名。宋陈思《宝刻丛编》,清王澍《淳化秘阁法帖考正》,容庚《丛帖目》等书著录。遗憾的是,《淳化阁帖》祖本早在北宋就已损佚,至今未有可信的祖本传世。历代翻刻此帖却蔚然成风。据文献记载翻刻本就多达数十种之多。但绝大多数已失传,传世比较重要的宋拓宋刻阁帖有:安思远藏本宋拓淳化阁帖第四、六、七、八卷,共四卷(现藏上海博物馆);懋勤殿藏本宋拓淳化阁帖十卷(现藏北京故宫);潘祖纯跋本宋拓淳化阁帖十卷(现藏上海博物馆);宋拓王右军书(淳化阁帖泉州本六、七、八卷残本)(现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绍兴国子监本宋拓淳化阁帖卷九(现藏上海图书馆),绍兴国子监本宋拓淳化阁帖卷一至卷八及卷十(现藏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宋拓泉州本淳化阁帖十卷(现藏上海图书馆);宋拓泉州本淳化阁帖十卷(现藏国家博物馆)。

  这次举办的《淳化阁帖》版本展,全部为故宫博物院藏品。故宫传世阁帖版本较多,包含传世宋拓宋刻本。故宫博物院藏有《淳化阁帖》各种版本共计六十余部,十卷全者五十余部,多数为清宫内府遗留下来的。淳化阁帖版本十分复杂,是学术界公认的难点,此次遴选故宫藏阁帖部分是在马子云先生和施安昌先生等在八十年代初研究的基础上,此次又重新对选用淳化阁帖版本均进行了对比考证工作。下面就分类逐一向读者介绍上述淳化阁帖版本。本展览共分三个部分,分别为宋刻《淳化阁帖》、明刻《淳化阁帖》和清刻《淳化阁帖》。


展览顾问:施安昌

展览主持:许国平

筹展组:王 祎

黄爱民

冯小夏

碑帖常识

碑帖

  碑有狭义和广义两解,从狭义来讲,它是指石刻文字种类的一种;广义来讲,它又是泛指各种形制的石刻文字。清人叶昌炽在《语石》中说:“凡刻石之文皆谓之碑,当是汉以后始。” 从碑石上拓印下来的拓本,已是碑拓,但习惯上仍称为碑。

  碑一般是记述当代人物和事件的,因而书写者大都是当时人,起初是指无文字的竖石。而今,除刻帖之外,一切刻有文字的石刻,包括碣、墓志、塔铭、刻经、造像题记、摩崖、石阙铭、题名、桥...

碑帖

  碑有狭义和广义两解,从狭义来讲,它是指石刻文字种类的一种;广义来讲,它又是泛指各种形制的石刻文字。清人叶昌炽在《语石》中说:“凡刻石之文皆谓之碑,当是汉以后始。” 从碑石上拓印下来的拓本,已是碑拓,但习惯上仍称为碑。

  碑一般是记述当代人物和事件的,因而书写者大都是当时人,起初是指无文字的竖石。而今,除刻帖之外,一切刻有文字的石刻,包括碣、墓志、塔铭、刻经、造像题记、摩崖、石阙铭、题名、桥柱、画像题字等皆称碑。

  关于“帖”,《说文解字》解释为“帛书也”。上古时期,没有纸,书于帛者,曰之帖。书写在竹、木片上的字迹,也可称为“帖”,造纸术发明后,纸用于书札之中,也称为“帖”。从帖的刻石上拓印下来的拓本,习惯仍称为帖。

  帖,是刻石中的一类,是把前人的墨迹摹刻上石,以供学习书法的人们临摹。帖,也有用木刻的,如今市面上仍有许多清代木刻帖出售。帖为横石,每块帖石的高尺许,宽二尺五、六。帖的刻石一般存于室内,或镶之于墙壁间,以供人们欣赏传拓。碑一般是记述当代人物与事件,以志纪念。帖的内容大多是帝王、重臣和一些文化名人所书诗词、信札等。帖又分为单帖和丛帖。只刻单篇的帖,称为单帖。著名的单帖有,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黄庭经》、《兰亭序》、《乐毅论》,王献之的《中秋帖》、《洛神赋十三行》等。

  刻帖开始于南唐,有《昇元帖》。现所见到最早的法帖为《淳化阁帖》。 把多人的书法或一人的多种书法刻在一起的,称之为丛帖。著名的有《淳化阁帖》、《大观帖》、《澄清堂帖》、《宝晋斋帖》、《凤墅帖》、《停云馆帖》、《戏鸿堂帖》、《玉烟堂帖》、《快雪堂帖》、《三希堂帖》等。著名的个人丛帖有,王羲之书《十七帖》,颜真卿书《忠义堂帖》,米芾书《英光堂帖》等。


书丹与摹勒镌刻

  古代书碑有两种方法:书丹和摹勒上石。

  书丹,首先在磨光的碑石上涂一层墨色,按碑的文字多少,计算好行数,打成格,书者直接用朱色在石上书写以备镌刻。碑皆竖行,自右而左。《后汉书﹒蔡邕传》﹕“熹平四年……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可见汉刻石就先用书丹,稍后的曹魏《王基碑》,出土时未刻部分还看见朱书。高昌墓砖上也时有未及镌刻的朱书保留下来。

  摹勒上石,是将碑文写在纸上,后在纸背以银朱依原样勾勒字的轮廓(双勾),然后覆于备刻之石,以多层纸叠放于摹纸上,以石均匀压磨,使双勾银朱粘在石面之上,之后便可镌刻。刻帖都是用摹勒上石之法。书法有高低,摹勒有精粗,刻技有优劣。


拓本

  碑帖拓本是用纸、墨和工具(扑子、刷子、锤子等)把文字从碑石、帖石上捶拓下来的。这一特殊技术称作传拓(或锤拓)。有了拓本,观看、临摹、研究便很方便,也有利于广泛流转和长久保存。如果没有碑帖拓本,那么这些事情绝难做到。拓片自石上揭下,便具有独立的文物价值。捶拓(或称传拓)技术的出现,使石刻的文字和艺术得以流传和发展,而且是印刷术发明的前奏。根据碑帖拓本的年代,我们可以大致分为唐拓、宋拓、元拓、明拓、清拓、近拓。


石花

  碑帖刊刻之初,碑石完好无损,历经风霜雨淋,石面开始逐渐风化剥蚀,当然也有人为刻凿破坏,从而形成碑面斑驳漫漶的情况。它表现在拓本上就称为“石花”。考证碑帖的“考据点”,相当一部分都集中在石花所侵蚀文字的笔画处,所以,碑帖鉴定著录常以“某字不损”、“某笔不损”、“某笔与石花不连”等术语作为考证碑帖的常用标准。

  石花除能够鉴定碑帖拓本异同,推断碑帖拓本的年代先后外,还能起到辨别碑帖原刻与翻刻的作用。因为碑帖文字的翻刻还是容易办到的,但原刻石的石花很难仿刻,天然的石花是有层次的损泐;翻刻的石花则是靠人为刻凿、腐蚀等而成,显得僵硬、呆板,没有层次感。


考据

  对古代碑帖拓本的搜集研究兴起于宋代,编目、录文、证史、集字形、评论书法,宋欧阳修《集古录》、宋洪释《隶释》、宋娄机《汉隶字源》相继问世,积为专学。至于碑帖版本的讲究可见于明人题跋,而至乾嘉尤炽。特别是根据古碑和帖石历时愈久磨损愈甚的情况。碑帖前辈总结出校碑帖拓本早晚的方法,是十分合理而有效的。此法要点有二:由于碑石历经日晒雨淋等自然现象及人工损坏,其碑文漫漶,同一碑刻不同时期的拓本其文字粗细变化比较明显,同时会出现石花、断裂纹、磨痕等,传拓日久,定会损坏,文字自然由粗变细,一是同一古碑的早拓本保存字多,晚拓本保存字少;二是某些字在早拓本中尚且完好而晚拓本已经损泐,早拓本石花等损泐状况轻于晚拓本,早拓本比晚拓本多存的字或完好的字,通常称作考据或考据字,这一方法也适用于鉴帖。将考据和字神,墨色、纸质、题跋、印鉴等多项综合考察。使得碑帖版本鉴定趋于细致、条理、成为碑帖版本鉴定研究的一个分支,考据是判断碑帖拓本早晚优劣的重要标准。

  前人总结的碑帖宋拓本、明拓本、清拓本未必绝对正确;但考据的异同是真实存在的,其指向的拓本时间的先后次序正确无误的;所以,考据是后人鉴定碑帖最有效、最科学的手段


了解更多 ↓收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