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画的定义与《清明上河图》的启示

2016-08-04

      中国文学史上的《红楼梦》备受中外学者欣赏与研究,向来有“红学”这样的专门学科。中国绘画史上的《清明上河图》媲美《红楼梦》,以历代的传、仿本及近世学术专著份量,自可成为“清明学”。如今,将此图界定为“风俗画”,更象征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绘画分类之重要性。本论文研究“清明学”成立时所牵涉到的相关议题。

  风俗画一词在西方自有源流,最为人知者如17世纪荷兰画派之风俗画(genre painting)。在中国,以社会生活习俗为题材的人物画最晚在汉代即已出现,如辽阳、望都等地墓室壁画和画像石、画像砖等的发现。 文字记载上,早在唐代“风俗”一词即已用于形容画之内容,如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载“韩滉能图田家风俗、人物、水牛,曲尽其妙。”《宣和画谱》着录韩滉的《田家风俗图》,其它类似风俗画者有《田家移居图》、《村社图》、《丰稔图》、《村社醉归图》、《村童戏蚁》、《集社斗牛图》等,皆与农居习俗有关。至宋代,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描绘市肆与城市生活类型之风俗画应运而生。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是学者所乐道之主题。

  北京故宫所藏之《清明上河图》当是此历史背景下之产物。但中国传统绘画分科中,并无所谓“风俗画”一科。以《宣和画谱》为例,北宋末皇室分科标准的十门以“道释”“人物”居首,其余七门中仅“番族”在选材上或可反映风俗。就此而言,“风俗画”之自立一门,盖导源于二因素:社会主义艺术美学注视市井农乡题材;借西方风俗画概念以广中国画研究的视野。

  《清明上河图》自20世纪50年代再度现身后,中外学术界与一般大众对其熟悉程度远超过其它任何中国古画。近年来,在跨领域研究风潮催促下,其它学科门类的学者亦共襄盛举。我们对《清明上河图》的认识越来越深,然而,附带引起的林林总总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且莫衷一是--大则有“真伪辨”(众多传本中哪一本为真)、“汴京之辨”(开封说与非开封说)、“清明辨”(清明为时序、节气与清明盛世说)、“成画时间辨”(仁宗、徽宗、南宋与金说);小则有画中“春秋辩”、“东京部位辨(所绘实际位置)”、“饮子、饺子辨”和“动机辨(附带有成画时间的问题)”等等。这些虽为20世纪炒红的议题,潜在的因素是关于画之可靠文献阙如,导致历来评家各以管窥,引经据典,所得结果之差异,显示出目前美术史自身及跨领域研究间的鸿沟,衍成瞎子摸象,各执真理的现象。

  20及21世纪学界所面临与提出的问题,早于古代的题跋与评论中已提出,现代学者加以演绎,而有今之“清明学”。本文将藉此讨论会对这些现象一一解析,期盼吾辈能在解决《清明上河图》问题时,同时了解立论所在及可求与不可求的解答。

注①: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的歌舞、狩猎之景,应可视为表现生活风俗之先例。

(作者现任美国康乃尔大学艺术史系)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