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易的汉魏碑刻鉴藏

2016-08-04

      黄易(1744—1802年),字大易、大业,号小松、秋盦,又斋堂秋景盦、小蓬莱阁等,浙江钱塘(今属杭州)人。官兖州府运河同知,癖金石,精篆隶,工丹青,善诗文,素有“浙西三妙”、“西泠四家”、“金石五家”之誉。生平以诗书画印金石碑版为缘,结交甚广,尤以汉魏碑刻鉴藏而为世人所重,可谓乾嘉名士。黄易虽以金石名家,但诗、书、画、印亦深具造诣。工隶书,与汉魏碑刻相渊源,治印取秦汉法。他注重访碑,将实地勘查、椎拓、绘图、记录与鉴定、著录相结合,类似于近代的考古田野调查。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小蓬莱阁金石目》、《嵩洛访碑日记》、《岱岩访古日记》等,另有《小蓬莱阁诗》、《秋盦词草》等刊行。编集《黄氏秦汉印谱》、《秋景盦主印谱》、《黄小松存印》、《种德堂集印》。曾绘访碑诸图,有《访古纪游图》、《嵩洛访碑图》、《岱麓访碑图》、《得碑十二图》等传世。黄易以“小蓬莱阁”作为斋名,有着双重的寓意。其一,“小蓬莱阁”原为黄易七世祖黄汝亨(贞父先生)读书南屏书室,在杭州西湖雷峰之麓,后毁。黄易于此有追思先人、秉承家学之意。其二,宋代著名金石学家洪适,精研汉魏碑碣,始著《隶释》、《隶续》,并摹刻汉熹平石经于会稽蓬莱阁,后世奉若圭臬。黄易推崇前贤,笃嗜金石碑版,尤以汉魏见长。颜其斋“小蓬莱阁”,虽为谦辞,亦明其志。《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和《小蓬莱阁金石目》是目前黄易存世仅有的两部金石学著作,堪称经典。“小蓬莱阁”、“ 小蓬莱阁金石”、“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等印,也常出现于他所鉴藏的碑帖拓本之上。因此,“小蓬莱阁”成为了黄易金石学研究的一个代名词,而“小蓬莱阁汉魏碑刻鉴藏”则代表了黄易的金石考据学研究的最高成就。黄易汉魏碑刻鉴藏的特点,时人钱大昕已有总结,即“嗜之笃”、“鉴之精”,具体体现为数量多、品质高、研究精、影响大。

  根据《小蓬莱阁金石目》的记载,黄易收藏的汉魏碑刻拓本共203种,其中“汉石刻”179种(含砖文10种,瓦文37种)、“魏石刻”18种、“吴石刻”6种(含砖文2种),几乎涵括了已知乾嘉时期遗存、出土的所有汉魏碑刻。一些在当时已经损毁、佚失的,则得以其早期拓本(宋拓或明拓)弥补,愈显珍贵。黄易所鉴藏的汉魏碑刻,分布地域十分广泛。以河南为中心,北至河北,南到湖南,东抵江苏,西达新疆,重点则是山东。这些都可以与现在所定义的“九个小区”的理论概念一一对应。黄易所藏碑帖拓本的来源虽然众多,但是主要途径无外乎有以下几种:其一,访碑所得;其二,遣工椎拓;其三,亲友寄赠;其四,出资购买。黄易收藏的汉魏碑刻精品,世人早已熟知,如《小蓬莱阁金石文字》中收录的十种。黄易收藏的其他一些汉魏碑刻明拓本也同样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即使是清拓本,只要是黄易访碑所得或经其洗石精拓、升碑初拓的,也同样被后人所追捧。时至今日,“黄易鉴藏”就如同是一个知名品牌,本身就已形成了一种特有的价值。

  黄易对碑刻的研究首先是从研读前人的金石学著作入手。黄易也很重视史志文献的使用,以此作为金石专著以外重要的辅助参考。黄易不仅通过各种途径广取碑拓,而且各碑多备有副本。黄易在碑刻研究中也会发现问题,甚至对前人提出质疑,这些都是黄易掌握了确凿的第一手资料后发现并提出的。但对需要进行深入考鉴的问题,黄易还是较为审慎的,并不贸然作以结论。黄易能够走出书斋,将文献、拓本与原石、原物相结合,并以文字、钩摹、绘图等形式加以记载分析,这在清代金石考据学研究中有着重大的意义。不仅在形式上已类似于近代考古田野调查的雏形,而且在方法上也有了王国维所说的“二重证据法”的影子。黄易的鉴定也是在不断修正、提高、完善的,这是伴随着他收藏日渐丰富、经验日积月累、交流日益广泛、学识日新月异的一个必然过程。黄易的汉魏碑刻研究,对清代金石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相对当时其他金石名家而言,黄易更多是出于个人爱好而进行鉴藏的。以黄易为代表的一批人士,如李东琪、何元锡等,为整个乾嘉金石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些作为“信史”,为其他金石学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黄易是值得纪念的,更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

(作者单位:北京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  地址:北京景山前街4号  邮编:100009)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