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文物保护修复观摩培训班

2018-09-01

  为落实故宫博物院与西北大学合作框架协议,探索、实践双方在文博人才培养方面的新模式,进一步实现双方优势资源的交流共享,加强双方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沟通与学习,在我院各部门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通力合作下,举办了西北大学“文物保护修复观摩培训班”。本次培训是面向西北大学专业教师的一次观摩实操类培训。培训班自2018年8月27日始至2018年8月31日结束,历时一周。培训班邀请到故宫文物医院书画类、陶瓷类以及青铜器类文物保护与修复的专家为学员授课。本期培训班共10名学员,来自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和艺术学院,均为有着丰富实践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


西北大学“文物保护修复观摩培训班”开班仪式合影


  一、开班仪式


  8月27日上午,培训班在故宫博物院第二会议室举行了开班仪式暨首场讲座。故宫学院院长宋纪蓉、科研处处长宋玲平、文保科技部主任史宁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温睿以及授课专家代表出席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宋玲平处长主持,培训班全体学员以及科研处教学管理组成员到场参加。


  开班仪式上,宋纪蓉院长首先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宋院长对西北大学近些年来在文保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宋院长介绍道,西北大学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培育了一大批人才,他们逐步成为全国各省市博物馆和文保单位的骨干成员,在各地的调研过程中遇到很多西北大学毕业的学子,这充分反映了西北大学的教学成果。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迅猛发展,西北大学肩负的责任更加重要,要努力培养更多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实用人才。接下来宋院长介绍了故宫学院培训工作的四个面向,即:国内文博业界的培训、国际文博业界的培训、社会公众的培训和院内员工的培训。关于国内文博业界的培训,宋院长介绍到故宫学院从2014年成为国家文物局的培训基地后,每年都会承办国家文物局委托的培训班以及国内各大博物馆委托的培训,这为我国文博业界的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关于国际文博业界的培训,宋院长介绍了故宫学院与“国际博物馆协会”以及与“国际文物保护修复协会”的合作情况,故宫博物院与以上两个机构建立了培训中心,从2015年开始,每年都会举办培训班,为国际文博业界人才的培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关于社会公众的培训,宋院长着重介绍了故宫学院分院的成立以及故宫讲坛的举办情况;关于院内员工的培训,宋院长介绍了故宫学院成立以来举办满文培训班和藏文培训班的情况,这对提高我院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宋院长对促进西北大学的国际化,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宋院长认为西北大学有责任进行国际合作以拓展自己的国际视野,要走出去,在国际的大环境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最后,宋院长对即将开展培训工作的文物医院专家表示感谢,并感谢科研处团队在培训筹备工作中的辛勤付出,并希望在座的各位学员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付出获得精彩人生。


  之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温睿讲话。温睿副院长首先对宋纪蓉院长热情洋溢的致辞表示感谢,并代表参训学员表达了能够来故宫博物院进行学习的激动心情。发言中,温睿副院长回顾了西北大学文物保护专业的历史。西北大学文保专业是于80年代末设立的中国最早的文物保护专业,成立三十年来虽然历经坎坷风雨,但在西北大学老教师的带领下一路走过来成就斐然,产生了重大影响。西北大学文保专业三十年来培养了大批文保科技人才,今天的本科毕业生接近700人,成为全国招生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专业。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温副院长提到,通过不断总结近三十年来积累的经验,我们希望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具有突出实践能力的学生,文保学科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学科,非常需要理论和动手能力都突出的学生,未来在加强基础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于西北大学文保专业战略上的考量,温副院长提到近些年来不断推进的国际合作。首先是和欧洲最大的考古学院伦敦大学学院(UCL)的合作,两者共同成立“西北大学与UCL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与考古研究中心”,通过国际合作平台在文物保护、考古、遗产规划进行合作,同时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上取长补短,并打算成立国际刊物把国内好理念、好方法、好成果向国际推广。至于文物修复方向则与西北大学艺术学院一起和意大利开展合作办学,采取3+1培养方式,引进欧洲教材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最后,温副院长提到,西北大学和故宫博物院是天然盟友关系,故宫博物院具有全国最大的文物保护修复人才队伍,是最大的用人单位,而西北大学是我国文保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机构。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是举办此次培训班的初衷,可以说双方的合作空间很大、前景很好,彼此应该抓住这个良好的契机,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化方面进行全面的战略合作。最后,温副院长总结到,相信在双方单位领导的支持下,在西北大学老领导宋院长的支持下,双方合作能顺利开展,并取得很好的成果,为我们国家和全世界的文物保护修复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故宫学院院长宋纪蓉讲话


西北大学“文物保护修复观摩培训班”开班仪式现场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温睿讲话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史宁昌讲话


  最后,文保科技部主任史宁昌讲话。史主任首先对西北大学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为了能够办好此次培训班,前期与宋院长和科研处进行了多次沟通,精心设计培训课程,以期大家在此次培训中能学有所获。之后,史主任对故宫文物医院做了介绍,西北大学成立文保专业三十年来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奋战在全国各地的文博单位第一线,故宫博物院也不例外,有许多优秀的西大学子来故宫工作,两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文保科技部有十几个门类的修复工作室,四项国家级的非遗,此次培训班培训内容中有两项是非遗的内容,他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与西北大学老师进行细致深入地交流。对于未来的发展,史主任介绍道,文保科技部在宋院长领导下经过十多年地不断探索,终于在2016年挂牌成立“文物医院”,目前文物医院正在单霁翔院长领导下,以三年精细化管理为目标不断细化、完善、提升文物保护理念,引进新的设施、设备和技术,制定系统的规章制度,确保工作的良好开展。最后,史主任总结到,西北大学和故宫博物院两者有互补的地方,相信通过此次培训会给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积极促进各自工作地高效开展,也会为未来的研究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学习,彼此能够成为好朋友、好伙伴,共同为文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专题授课


  本期培训班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专业性强。邀请了我院文物保护与修复领域的权威专家精心准备课程内容,目的是通过课程使学员们全面了解故宫文物医院的构建;了解文保修复实验室的建设、文物修复设备的特性和使用方法;现场观摩各类文物修复操作,学习包括书画类文物、陶瓷类文物、青铜器类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流程。


  此次培训分为:故宫文物医院的建设、书画类文物保护和修复、金属类文物保护和修复、陶瓷类文物保护和修复四部分内容。其中:“故宫文物医院的建设”,由宋纪蓉院长和史宁昌主任进行介绍,由讲座和实地参观两部分构成。内容涉及文物医院的基础、文物医院的构建、故宫文物的预防科学和当今的文物医院等几个方面。讲座中宋纪蓉院长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故宫博物院传统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科学化的文物保护理念,以及今天文物医院的情况,诠释了故宫博物院如何构建一所具有现代科学理念的文物修复“全科医院”。实地参观文物医院过程中,史宁昌主任带领大家了解了文物医院的沿革,参观了故宫文物医院书画修复室、陶瓷修复室、青铜器修复室等众多门类的修复实验室,介绍了相关文物检测设备的使用情况。


  “书画类文物保护和修复”,由文保科技部古书画修护室的单嘉玖研究馆员、杨泽华研究馆员和李筱楼馆员负责实操培训工作。学员们参与操作的流程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定型备料,包括制浆糊、托复褙、托染绫绢等;第二部分上浆托纸,包括调试浆水、配托纸、润画心、上浆托纸、刷浆口、上墙绷平晾干;第三部分裁画心、下料,包括画心下墙,取正方裁、量裁镶嵌材料;第四部分画心与镶嵌材料的组合、定型,包括镶局、镶牙子、镶边、镶天头地脚、卷边或沿边、上钉角等;第五部分复画上背,包括配复背纸、裱件的闷水润性,刷复裱上画和排平,加辅料、上墙、绷平;第六部分最后完成,包括下墙、打蜡、剪边、装天地杆轴,挂网结带。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史宁昌带领学员参观文物医院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史宁昌带领学员参观陶瓷修复室


文保科技部书画修复室李筱楼馆员带领学员进行书画装裱


文保科技部书画修复室单嘉玖研究馆员带领学员进行书画装裱



文保科技部青铜器修复室王有亮副研究馆员带领学员进行修复操作


文保科技部陶瓷修复室王五胜副研究馆员带领学员进行陶瓷修复


文保科技部陶瓷实验室杨玉洁馆员带领学员进行陶瓷修复


  “金属类文物保护和修复”,由文保科技部金属陶瓷修护室的王有亮副研究馆员、吕团结副研究馆员和高飞副研究馆员负责实操培训工作。整个金属类文物保护和修复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去锈:用机械方法去除铜壶表面浮锈,阻止锈蚀的继续发生;第二部分整形:配合使用各种整形工具尽可能恢复器物的原形;第三部分碎块拼对:将碎块按纹饰、器形等进行分类整理、拼对;第四部分焊接与粘接:利用焊接和粘接的方法将破损的器物和碎块连接在一起;第五部分补缺:焊接、粘接的工作完成后,不免会有缺失的部分,这就要用铜片或环氧树脂进行补缺;第六部分做色:在修复完成后,会在器物表面和内壁留下用于焊接和粘接的焊锡和环氧树脂,做色前要将它们按器物表面纹饰、弧度打磨平滑。


  “陶瓷类文物保护和修复”,由文保科技部金属陶瓷修护室的王五胜副研究馆员、纪东歌馆员、杨玉洁馆员和于子雅馆员负责实操培训工作。整个陶瓷类文物保护和修复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拆分与清洗:清除因保存环境影响而附着于陶瓷文物表面、内部及茬口、裂缝中的各类污染物,如污渍、可溶性盐类、土锈、钙质堆积物、老旧修复材料残留等,为拼接、上色等步骤打好基础;第二部分加固:陶瓷质文物的加固是依靠加固材料的浸润渗透作用以及文物胎体的多孔性,使加固材料进入文物内部并与其本身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经固化后使其整体强度得以提高;第三部分拼接:根据文物的材质及病害情况,选择适宜的粘接剂,将瓷器碎片进行拼对、粘接,恢复器物的原有造型;第四部分补缺:根据器物的原有造型、纹饰、材质采用相对应的材料与方法对缺失部分进行补全;第五部分上色:对修复部分进行着色处理,使其色彩、纹饰、光泽与器物和谐一致。


  培训期间,各位学员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学习热情,很多学员反映通过此次观摩培训,他们对文物保护和修复的理念更加清晰,接触到新技术、新方法,提高了实践能力,获得了新知。


  三、结业仪式


  8月31日下午,西北大学“文物保护修复观摩培训班”结业仪式在建福宫敬胜斋举行。出席结业仪式的领导和专家有:故宫学院院长宋纪蓉、故宫博物院科研处处长宋玲平、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史宁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文保系主任杨璐、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主任屈峰、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古书画修护室研究馆员杨泽华、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金属陶瓷修护室馆员纪东歌。以及培训班全体学员和科研处教学管理组成员。结业仪式由科研处处长宋玲平主持。


领导和专家为学员颁发证书


培训班学员展示装裱书画作品


西北大学“文物保护修复观摩培训班”


教师代表杨泽华研究馆员讲话


故宫学院院长宋纪蓉讲话

  结业式上,科研处业务培训科李珣泽作为培训班的具体负责人首先从培训内容、授课教师、培训学员与教学管理四个方面作了总结汇报。接下来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师代表凌雪发言,他首先代表参训的10位学员向承办此次培训活动的故宫博物院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接下来凌老师介绍了自己的学习体会。通过此次培训感受到了大国工匠的精神,这种精神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精湛的修复技艺;其次是各位老师为人谦和、热心传艺、精心指导的精神,两者都值得学习。凌老师表示,此次到故宫来是一个拜师求艺的过程,由于自身在文物修复实践方面比较弱,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得到专家老师们的指导,同时也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继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虽然此次培训只有短短5天时间,但是收获很大,“一日为师,终身为师”,与这些专家结下的深厚情谊定会绵延不断。最后,凌老师再次对故宫博物院各级领导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各位专家老师和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劳动表示感谢。


  随后,故宫文物医院教师代表杨泽华研究馆员发言。杨老师介绍道,此次培训时间虽然非常短,加起来不过三天半的时间,但在这之前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以使学员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收获更多的东西。体现在修复过程中便是要从细节着手,关注每一个小步骤,严谨的对待修复工作,所谓的大国工匠精神就体现在对每一个小细节的态度。关于此次培训的成果,杨老师介绍道,通过此次培训大家了解了镜片和立轴的装裱过程,这是一个非常充实的过程,在每天结束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小结,告诉大家需要知道的一些书画装裱的知识,大家在修复的过程中非常享受工作,把繁复的工作寓于对工作的爱好之中,达到快乐工作的目的。同时,杨老师希望这门传统的修复技艺能够传承下去,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这门技艺。最后,杨老师总结到,很高兴这次能有机会和西北大学的老师合作,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再次与西北大学的老师们合作。


  在听完培训总结汇报以及学员代表和教师代表发言之后,宋纪蓉院长讲话。她首先对取得结业证书的学员表示祝贺,认为相关高校的教师来文物医院进行学习培训,这是能够载入史册的第一次,并对参与培训的指导老师和专家表示感谢。宋院长建议双方能够通过故宫学院这一平台,加深高校与博物馆间的合作,创新性地培养文保修复人才。对于西北大学人才的培养,宋院长表示,故宫博物院将义不容辞地支持西北大学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并根据亲身的教育经历对西北大学文保学科创新和人才培养举措提出自己的意见。最后,宋院长再次对来院培训的西北大学的文保修复一线教师表示感谢,对文物医院的授课专家和老师表示感谢,并对科研处业务培训科团队表示感谢。


西北大学“文物保护修复观摩培训班”结业仪式合影


(文/李珣泽 图/金悦平 张云天 王治 李珣泽)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