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馆】

展览地点:畅音阁

  满族定鼎中原,受汉文化影响,宫中文化生活嬗变。关外“篝火观舞”、“饮酒摔跤”的粗犷娱乐形式,被更有观赏价值的戏曲替代,并成为宫中娱乐和庆典活动的重要内容。

  宫廷演戏为世人了解皇家生活情景开启了一扇绝佳的窗口。内廷演戏,各朝发展并不平衡。乾隆朝社会稳定,库府充盈,戏曲活动形成高潮。嘉庆后各朝,内忧外患,经济萧条,宫中习艺人员骤减,戏曲活动转入低谷。慈禧听政,嗜戏如命,戏曲活动又重现生机。

  演戏除满足帝后欣赏之外,还成为一种驾驭控制的手段,通过看戏来礼遇廷臣及外藩首领,达到恩赐和怀柔之目的。同时在编写戏本时,有意加入宣扬忠孝、粉饰升平的内容,以教育臣僚、藩封,实施教化统治。

  帝后对戏曲的热衷,使得诸多剧种流派竞相入宫献艺,因而得以在词曲编写、表演艺术等方面融汇、升华。清宫演戏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展览依据故宫现存大量戏曲文物,从演戏机构、戏装砌末、剧本、戏台、帝后赏戏景观等方面加以展示,并遴选当年入宫名伶唱片复原播放,使观众从视觉和听觉上全面感受清代宫廷戏曲活动。

演戏机构与演员

演戏机构与演员

  清宫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戏曲排练与演出等事务。清初承袭明宫教坊司旧制,康熙朝设“南府” 与“景山”,道光七年(1827年)南府改组为升平署,并一直沿袭至清末。清宫承应演戏的艺人,南府时代主要有“内学”与“外学”,内学指太监伶人,外学由来自江南等地的优秀民间艺人及从内务府三旗子弟中挑选的旗籍伶人组成;升平署时代则主要由太监艺人承差。光绪初年,慈禧太后为欣赏时兴的西皮、二黄诸腔戏,又以其寝居长春宫的近侍太监为主成立“普天同庆”本宫班。晚清时期,升平署还挑选大量的民间戏班与著名演员入宫承应。

【南府、景山时代】

  从康熙朝开始, 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宫廷里的演剧活动增多,除礼部管理的教坊司女优演剧外,还设置了新的隶属于内务府的演剧机构——南府和景山。南府和景山既是宫廷戏校,又是宫廷戏剧班社。南府位于皇城内的南花园(今北京南长街),景山位于景山观德殿后。景山和南府没有隶属关系,都归内务府管辖,景山的规模比南府小。南府和景山的职能一直延续到道光朝。

【升平署时代】

  道光时期,对演剧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道光元年( 1821年)六月,景山归并到南府。道光七年(1827年)二月六日,进一步改南府为昇平署。一直到宣统帝退位后,昇平署也仍履行职责,民国十三年(1924年)逊皇溥仪出宫,昇平署的历史这才终结。

演戏机构与演员

  清宫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戏曲排练与演出等事务。清初承袭明宫教坊司旧制,康熙朝设“南府” 与“景山”,道光七年(1827年)南府改组为升平署,并一直沿袭至清末。清宫承应演戏的艺人,南府时代主要有“内学”与“外学”,内学指太监伶人,外学由来自江南等地的优秀民间艺人及从内务府三旗子弟中挑选的旗籍伶人组成;升平署时代则主要由太监艺人承差。光绪初年,慈禧太后为欣赏时兴的西皮、二黄诸腔戏,又以其寝居长春宫的近侍太监为主成立“普天同庆”本宫班。晚清时期,升平署还挑选大量的民间戏班与著名演员入宫承应。

戏画

  宫廷戏曲画是描绘晚清宫廷戏曲演出场景的画作,绢本,工笔,设色。咸丰年间,徽班入宫演出,令人耳目一新。因而,内务府如意馆画士秉承皇帝的旨意作画,撷取精彩的戏剧场面定格下来,以备观赏。这些戏画均为工笔细描之作,将人物的脸谱服饰、言情神态及桌椅砌末等均细致真切地绘出,据此可对照出现藏的某些戏衣实物和具体的剧情片段。宫廷戏画真实地再现了当年演员绝佳的扮相,是宫廷戏曲活动丰富、具体的形象资料。

【院内东廊】

  院内东廊复制了《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的部分內容。

【院内西廊】

  院内西廊复制了《平定台湾战图•清音阁演戏图》、《洪洋洞》等8幅戏画。

  宫廷戏曲画是描绘晚清宫廷戏曲演出场景的画作,绢本,工笔,设色。咸丰年间,徽班入宫演出,令人耳目一新。因而,内务府如意馆画士秉承皇帝的旨意作画,撷取精彩的戏剧场面定格下来,以备观赏。这些戏画均为工笔细描之作,将人物的脸谱服饰、言情神态及桌椅砌末等均细致真切地绘出,据此可对照出现藏的某些戏衣实物和具体的剧情片段。宫廷戏画真实地再现了当年演员绝佳的扮相,是宫廷戏曲活动丰富、具体的形象资料。

剧目与剧本

  每逢年节和皇帝诞辰、大婚等喜庆之日,都要在宫中畅音阁和重华宫等处隆重演出戏剧。其剧目主要是乾隆年间宫廷词臣张照等奉敕编撰的御用承应戏和社会流行剧目,多以民俗祭祀、历史传说、文学作品、社会生活为题材。声腔和剧种方面,清初以昆弋腔为主,光绪末年以西皮二黄最盛,但昆弋腔仍有少量演出。宫廷演戏所用本子,可分为供皇帝御批和帝后欣赏戏剧时的安殿本,以及供南府或升平署排戏用的各种剧本,包括总本、库本、单头本、曲谱本、排场本、串头本、题纲等。

【剧目】

  根据内容与演出功能,昇平署剧本的剧目可分为:月令承应,庆典承应,连台本大戏,杂剧、传奇。清宫剧目的声腔与剧种,主要有昆腔、弋腔与乱弹。

【剧本】

  清宫演戏机构昇平署所藏剧本种类齐全,数量众多。光绪年间,外头伶人进宫演出,演员要呈交剧本。经过昇平署的加工整理,民间剧本因此更为严谨。

宫苑戏台

  戏曲活动的日渐兴盛使得戏台的营造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宫中戏台形式多样,结构精巧,装饰奢华,已成为宫殿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台的功能划分更便于帝后赏戏,有建于室内以演宴戏、岔曲为主的小戏台;有与寝宫为邻,以承朔望、年节频繁演戏的中型戏台;还有结构特殊、非宫廷不备、专演群仙神道祝寿和连台本戏的三层大戏台。戏台已不仅限于禁宫,皇帝驻跸的苑囿行宫中所建戏台堪与宫中媲美。戏台的建造以乾隆时期最盛。

【清代宫廷戏台】

  戏曲活动的日渐兴盛使得戏台的营造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宫中戏台形式多样,结构精巧,装饰奢华,已成为宫殿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台的功能划分更便于帝后赏戏,有建于室内以演宴戏、岔曲为主的小戏台;有与寝宫为邻,以承朔望、年节频繁演戏的中型戏台;还有结构特殊、非宫廷不备、专演群仙神道祝寿和连台本戏的三层大戏台。戏台已不仅限于禁宫,皇帝驻跸的苑囿行宫中所建戏台堪与宫中媲美。戏台的建造以乾隆时期最盛。

  戏曲活动的日渐兴盛使得戏台的营造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宫中戏台形式多样,结构精巧,装饰奢华,已成为宫殿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台的功能划分更便于帝后赏戏,有建于室内以演宴戏、岔曲为主的小戏台;有与寝宫为邻,以承朔望、年节频繁演戏的中型戏台;还有结构特殊、非宫廷不备、专演群仙神道祝寿和连台本戏的三层大戏台。戏台已不仅限于禁宫,皇帝驻跸的苑囿行宫中所建戏台堪与宫中媲美。戏台的建造以乾隆时期最盛。

行头、砌末和乐器

  由于帝后的爱好与提倡,宫廷演戏空前兴盛,其排场规模也反映在戏剧的行头、砌末、乐器上。砌末为剧中各种道具的总称,种类繁多,用途广泛。伴奏乐器有管弦乐器、打击乐器等。清宫演戏以乾隆、光绪两朝最盛,所存文物也以这两个时期为多

【行头】

  行头即演出时演员所穿戴的衣靠、冠巾,由宫内如意馆画师呈样,经皇帝钦准后,交内务府造办处所属衣作、盔头作或发往江南三织造专工制作,质地精良,纹饰华美。

【砌末】

  砌末为各种道具的统称,其中有舞台装置、生活用具、交通工具、武器、刑具等,此展仅为清宫收藏的部分砌末。慈禧五十岁生日,在畅音阁和长春宫演戏,一次购买道具的用银多达11万两之巨。

【乐器】

  京剧乐队由打击乐、管弦乐组成。打击乐器音响强烈,节奏感鲜明,一般重武打的武戏以打击乐伴奏为主,称武场;重唱工的文戏以管弦乐伴奏为主,称文场。此展仅为宫中部分戏曲乐器。

  由于帝后的爱好与提倡,宫廷演戏空前兴盛,其排场规模也反映在戏剧的行头、砌末、乐器上。砌末为剧中各种道具的总称,种类繁多,用途广泛。伴奏乐器有管弦乐器、打击乐器等。清宫演戏以乾隆、光绪两朝最盛,所存文物也以这两个时期为多

阅是楼

  阅是楼为帝后观戏之所。室内因礼仪而设宝座,楼上、下四壁悬挂屏联字画,几架陈设鼎尊炉瓶、史籍典册、古玉瓷器、珠宝文玩,实为逸乐佳处。帝后还多次在此设宴进膳。每逢宫中寿典则演戏数日。

【皇帝宝座间】

  皇帝宝座间含紫檀嵌珐琅花鸟屏风、紫檀嵌黄杨木夔纹宝座、紫檀脚踏、紫檀香几、象驮宝瓶等陈设。

【光绪皇帝看戏景观(西次间前沿炕)】

  光绪朝,逢皇帝寿节,即使驻跸园囿行宫,也多回大内举行庆典。帝师翁同龢曾在日记中多次记载光绪帝寿节演戏的情况。庆典前夕,近臣纷纷以祝寿为题赋诗作画,诗画幅至整面墙,张裱于阅是楼四壁以增添气氛。光绪帝万寿日是阴历六月二十六,正值暑热,扇子便成为他听戏时的随身之物。

【慈禧皇太后看戏景观(东次间前沿炕)】

  慈禧皇太后寿典在阴历十月初十日,届时窗外寒风瑟瑟,室内却和煦如春。每至开戏,安殿本必承于案上,演出时间和唱、念、做、打须与本上所记相吻合。慈禧皇太后依本仔细推敲,终日无倦意。此景观系依陈设档及宫中太监耿进喜的回忆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