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肖像画的传移摹写与鉴定
故宫研究院学术讲坛第七十六讲

时间:2020-10-21

2020年9月22日下午,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先生在紫禁书院做了题为“明清肖像画的传移摹写与鉴定”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为故宫研究院学术讲坛第七十六讲,由故宫研究院主办,古书画鉴藏研究所、研究室承办。研究馆员余辉先生主持。
 

朱万章先生演讲


  此次讲座为疫情以来故宫研究院举办的第一场现场讲座。聆听讲座的不仅包括来自院内各个部门的同仁,并且,研究院还通过公众号预约的形式,邀请了十位院外听众参加。目前,研究院学术活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逐步有序推进。今后将通过故宫研究院学术讲坛这一平台,邀请院内外专家及听众,共同开启学术交流。
 
余辉先生主持讲座


  明清肖像画的一大特点是传移摹写。其肖像画的来源除对景写生外,大多源自对他人作品的摹绘,也有一些来自于想象图之。由于陈陈相因和临摹仿造,故常常出现同题多画,或双胞胎(多胞胎)现象。怎样区分肖像画的母本,以及怎样鉴真与辨伪,也就成为明清肖像画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
  朱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从事书画鉴藏与美术史研究,著有《书画鉴考与美术史研究》《销夏与清玩:以书画鉴藏史为中心》《书画鉴真与辨伪》《过眼与印记:宋元以来书画鉴藏考》《画外乾坤:明清以来书画鉴藏琐记》《画里相逢:百年艺事新见录》《此中有真意:葫芦在中国画中的嬗变》等。同时兼擅绘画,出版有《一葫一世界:朱万章画集》《学·艺:朱万章和他的艺术世界》和《学之余:朱万章绘画近作集》。在此次讲座中,朱万章先生联系近期在国博举办的“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以此为专题,对明清时期肖像画的形成与鉴藏展开生动的讲述。
  朱万章先生首先介绍了明清肖像画的一题多画现象。以曾国藩像为例,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清无款《曾国藩像》,题云摹自马铸旧影。马铸曾为曾国藩画像,曾国藩日记中有记载,云:“马与余对坐,……约半个时辰画毕,持与家人,以为颇肖也。”这幅曾国藩像应是最接近真貌者。此外,还有清吴新铭《曾文正公像》(南博本)、清无款《曾国藩像》(国博副本)及私人藏清无款《曾国藩像》,面貌十分相像,应都来自于同一底本,由此可见明清肖像传移摹写风气之盛。
 

清无款《曾国藩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关于明清肖像画的传移摹写与陈陈相因,朱万章先生以赵孟頫画像为例,列举了禹之鼎、俞明和适云所绘赵孟頫像,三者非常相似。叶衍兰绘赵孟頫像则补为全身像。再如诸葛亮像。画史最早记载画诸葛亮像者是阎立本,惜其不传。国家博物馆藏明人绘《诸葛亮像》为存世较早的诸葛亮画像。再如苏轼像,明清时期苏轼像的绘制最盛。正在展出的《东坡先生小像》(国博本)和《苏文忠公像》(粤博本)形象非常相近。故宫博物院和广东省博物馆均藏有朱之蕃的《东坡笠屐图》,两件上都有翁方纲的题记,两件都是真迹,都收录到《鉴定组图录》中。


左:清朱之蕃《东坡笠屐图》故宫博物院

右:清朱之蕃《东坡笠屐图》 广东省博物馆


朱万章先生进而以朱元璋像为例,谈及明清肖像画的正形与异像。在清人胡敬的《南薰殿图像考》中,记载的朱元璋画像就有十二帧之多。这些画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天庭饱满,俊朗和煦,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明太祖全身坐像及晚年半身像等,均属此类,称为正形像;一类为下颚凸出,脸颊拉长,面颊布满黑痣,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明太祖全身坐像等,称为异形像。



左:俞明《朱元璋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右:《明太祖朱元璋晚年半身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左:《明太祖朱元璋坐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右:《明太祖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朱元璋真实形象的记载,有不同说法。《蓬轩类记》载:“高皇尝集画工传写御容,多不称旨。……一工探知上意,稍于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以进,上览之,甚喜。”有可能朱元璋出于安全考虑,不欲令人知晓真实样貌,另一种说法是朱元璋是通过起义夺得皇位,为彰显政权合法性,特地将自己形象塑造成奇人异相。在这里,朱万章先生提到一则材料,即《越人三不朽图赞》:“陈行父公思道,字执中,山阴人,洪武己丑进士,主政比部……更有二异:公貌酷肖御容,与黄子澄同籍同官复同年同月日时生。”陈思道像目前存世,通过对比,可知朱元璋真正的形象应该是他的正形像。


 陈思道像


朱元璋的异形像之所以在民间流播甚广,其主要原因在于朱元璋贵为九五之尊,民间往往将其神化,容易满足普通民众对皇帝的神秘心理,再加上朱元璋本人对其异形像推波助澜,因而自明代洪武年间直到清代,关于朱元璋的异形像就大行其道。
  最后,朱万章先生以赵之谦画像为例,探讨了清代肖像画的摹写与作伪情况。清同治七年(1870年),时年四十二岁的赵之谦在杭州与杨憩亭订交,杨为赵画肖像,为目前所见赵之谦画像中最早者。原件原为日本私人藏,二战时被毁。传世者有西冷印社藏刻石拓本。
   

左:清杨憩亭《赵之谦像》,西冷印社藏

右:《赵之谦像》 西川宁摹本


  此画像又有日本西川宁摹本。西川宁,字安叔、号靖闇,为日本书法家、汉学家、书法理论家。明治时代书家西川春洞(1847-1915)第三子。自幼濡染书法,学习书学。尤其钦慕赵之谦。其所绘赵之谦像也是根据杨憩亭本摹绘的。又有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叶铭摹本。见于赵之谦《观自得斋印集》。赵之谦立像,又有浙江省博收藏吴待秋画赵之谦全身像。


 吴待秋画赵之谦肖像画


而一些衍生仿品,有水平较低,容貌滑稽者,又有将其他清人画像搬来,又改易年岁,伪称赵之谦像者,不一而足。
  清代以来,肖像画在母本之外,往往多摹本,甚至衍生出很多仿品、赝品。摹本的功能在于传播与留存,而仿品、赝品则多为牟利。从赵之谦肖像画的摹本、仿品、赝品等可看出,在肖像画鼎盛的晚清时期,辨伪与鉴真是研究肖像画的重要一环。区分母本尤为重要。
  朱万章先生最后指出,在明清肖像画中,还出现一个书画鉴定家徐邦达所指出的现象:一些肖像画往往被人改头换面,或者由无名的画家(包括补景)改为有名的;或画中人改为大名人;有些收藏者不喜“影像”,又把它挖改成一般的人物画。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反映出书画作伪者不同的心态和目的,也是我们在关注明清肖像画时必须要引以为鉴的,这是考察明清肖像画的重要前提。 
  在此次讲座中,朱万章先生联系国博明清肖像画展,从明清肖像画的一题多画、传移摹写与陈陈相因、正形与异像及摹写与作伪四个方面,层层深入,并通过一系列典型范例,探讨了明清肖像画传移摹写与鉴定的重要问题,给大家讲授了生动精彩的一课。余辉先生表示,对文物的研究已经进入细究的时代,同时还要有宏观意识。近年来,社会公众对博物馆的要求提高了,需要我们对文物有更深的认识,更丰富的研究。朱老师对明清肖像画的细化研究,横向联系、纵向比较的方法,给我们以深入启发。听众围绕明清肖像画相关问题纷纷向朱万章先生进行请教,现场气氛热烈。


  
听众提问 讲座现场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