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的起源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渊远流长,河南安阳小屯出土了大量3000多年前的
彩陶蛙纹双系罐
甲骨文,这些甲骨文十分成熟,在此之前就已有千年的发展历史。
殷王武丁贞问妇婡患疾刻辞卜甲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绘画与文字的区别尚不明显,象形文字本身就是简略的绘画,起到叙事的功用,所以中国古代有“书画同源”的说法。后来文字以符号叙事,绘画则以造型叙事,文字与绘画就渐渐有了区别。
       中国绘画在1600年前
洛神赋图卷
的魏晋时期即成为一门独立的、可供欣赏的艺术,因为有许多文学家参加了绘画活动,绘画的技术性和文学性加强了,增加了欣赏的功能。最先出现的艺术性绘画是人物画,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其内容是根据三国时期曹植所写的《洛神赋》而创作的故事画。画中的山水与人物不成比例,
游春图卷
山水是人物的配景,有一些符号的特性。一百多年后,原作为人物画配景的山水渐渐独立成为山水画,到唐代,作为人物画配景的花卉也独立发展成为花鸟画。中国绘画的三大画科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终于
写生蛱蝶图卷
在1300年前基本形成了。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卷,而现存最早的花鸟画作品是北宋赵昌画的写生蛱蝶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