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是“八怪”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无论在实践和理论上皆有突出的成就。他曾任山东潍县知县,为官清正,关心民间疾苦。因开仓赈灾,被诬告贪婪,罢官归家,有“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之美誉。回扬州以卖画为生。善画兰、竹、石,尤精墨竹。取法石涛,又师徐渭、高其佩笔意,潇洒活泼。主张学习古人要“师其意不在迹象间”,以草书、隶书之法画兰竹,形成了删繁就简、清新脱俗的个人风格,藉笔墨将其兀傲不平之气抒发出来。创作理论上,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段论,说明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至今仍有指导意义。郑板桥的诗词多表达对国计民生、人伦道德的关心,他曾说:“若王摩诘(维)、赵子昂(孟頫)辈,不过唐、宋间两画师耳!试看其平生诗文,可曾一句道着民间痛痒?”这种为百姓着想的观念是难能可贵的。其书法以画法入笔 ,创“六分半书”,纵横错落,飘洒有致。
 
   
  兰花图轴 兰竹石图轴 梅竹图轴  
  图像采用Livepicture技术制作,点击后可在新窗口中仔细观赏。  

【三段论与“胸无成竹”】 郑燮在创作上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辩证地论述了艺术的创作过程。“眼中之竹”是对自然实景的感性认识,“胸中之竹”是经理性思考后的创作构思,“手中之竹”是用笔墨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三者既由此及彼阶段上升,又非直接地转化。尤其是“胸中之竹”这一阶段,随时都有可能在创造中因灵感的火花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为此,郑板桥又提出“胸无成竹”之说,即下笔时不受原有画竹法则的束缚,而是随手描绘,从而达到“趣在法外”的艺术境界。

【明码标价的“笔榜”】 郑板桥从不避讳自己写字作画是为谋生,他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张贴笔榜,将自己的作品作为商品推销,明码标价,按质论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帐。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明确表示最好用现银来买他的字画,其余一概免谈。

【“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著名题字之一。他在山东潍县做官时,一日去莱州云峰山,借宿山间茅屋。屋主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涂老人,家中陈设一方桌面大小的砚台,老人请板桥题字,以便镌于砚背。板桥寻思老人必有来历,便题了“难得糊涂”四字,用的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印。写毕,见石尚有余地,便邀老人书跋。老人便写下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也用了一方印“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大惊,知遇高人,当下见有空隙,便又补写了一段“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故宫博物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