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飞来片片红】 金农客居扬州,某日一盐商宴客,席间有人提出以古人诗句“飞红”作为酒令。轮到这位盐商时,他苦思冥想才吟出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众客哗然,雪白的柳絮如何能片片红,认为是他信口胡诌,正论罚间,金农起身说道:“这是元人咏平山堂的诗,他引用得很正确。”众人不信,要求吟出全篇,金农诵道:“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众人齐叹先生的博学。而事实上,这是金农随口作出为盐商解围的。盐商自然大喜,第二天就送了不少银两酬谢金农。
【漆书】 金农向以隶书见长,他的隶书得力于《西岳华山碑》,圆笔为主,朴厚飘逸。后来,他受《禅国山碑》和《天发神谶碑》的影响,字体方中见圆,横粗竖细,变隶书的扁平结体为纵长,逐渐向奇崛险劲转变。在不断揣摩的过程中,金农以截豪秃笔作横画粗短、竖画细劲、雄奇恣肆、斩钉截铁的方笔字,“漆书”应运而生,体现了金农独特的个性。
【代笔画】 金农的许多作品是由其学生代笔的。金农在他本人的题画记中多处提到为他代笔的学生,但多闪烁其辞,虽然没有直截了当地讲明这种弟子作画、老师题识的合作关系,但对每个代笔的学生都有交代。如罗聘,说他代笔作画,除梅花外,还代画人物、蕃马和树石。另有项均,他代笔画的梅花,有时连一些行家都不能分辨。还有一位跟随金农多年的仆从陈彭,称他所画之竹“可乱先生真”。金农的亲笔画流传下来的很少,而且在技法上显得生涩稚拙,但正是这种古朴天真的趣味为近代美学家所推崇,这也是金农亲笔画的可贵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