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1688-1752年),字凤冈,号西唐,又作犀堂、西堂、樨堂等,别号山林外臣,江苏扬州人。一生布衣,性格清高孤傲,与汪士慎意气相投。青年时便与寓居扬州的石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石涛死后,高翔每年为他扫墓,直至辞世,可见受其影响之深。善画山水,其次是梅花。山水画取法弘仁、石涛,用笔简练秀雅,但大幅山水缺乏气韵,笔墨松散,然取材于扬州的近景山水则别具情趣。高翔与汪士慎皆以梅花名世,又各具特色,金农评道:“画梅之妙,在广陵得二友焉。汪巢林画繁枝,高西唐画疏枝,皆是世上不食烟火人。”擅八分书,工篆刻,师法程邃,与汪士慎、丁敬齐名。又与高凤翰、潘西凤、沈凤并称“四凤”。能诗,其子高增辑其遗诗成《西唐诗钞》,惜已失传。
 
 
  溪山游艇图轴 山水图卷 梅花图轴
  图像采用Livepicture技术制作,点击后可在新窗口中仔细观赏。

【剩有诗人过墓门】 写意画大师石涛晚年寓居扬州,在大东门外临溪筑大涤草堂,与高翔家近邻。当时高翔尚年幼,石涛比他大四、五十岁,两人却结下了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石涛去世时,高翔年仅20岁。自此以后,每逢春天,他便去为石涛扫墓、祭酒,至死从未停歇。诗人闵帘风以“可怜一石春前酒,剩有诗人过墓门”之句盛赞高翔的品行。

【书余】 高翔题画,创书余之说,意思是自己的画仅是书法之余事,譬如先有唐诗后有宋词,可见其对书法自视甚高,不肖为画工也。中国文人画的重要特征是以诗书入画,具有强烈的书卷气息,而不是色彩浓烈、描摹工细的院体画或工匠画。高翔以书意入画,画面中自然表现出书法用笔的灵动飞扬。

【隐而不彰的篆刻】 高翔(字凤冈)的篆刻与胶州高凤翰、天台潘西凤、江阴沈凤并称篆刻“四凤”。高翔师法程邃的刀法,又有自家造诣,平生刻印态度极其严谨,不轻易炫耀技法,所以亲朋好友只要得到其印一枚便视若珍宝。高翔的作品也以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而为重要特征。只可惜至今尚未得见高翔篆刻的实物传世,实在是美中不足。
  ©故宫博物院版权所有